刘松林诗词选 ——“乐为会友鼓与呼”
          发表时间:2015-12-31   浏览次数:3850次
          刘松林诗词选
  ——“乐为会友鼓与呼”
  诗赠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陈钧先生
  千禧之年喜迎君,多日阴霾顿放晴。
  同游沪上激斗志,促膝浦东抒豪情。
  雄才大略业已定,道德文章史留名。
  晚生斗胆望项背,亦步亦趋向前行。
  (千载难逢的千禧龙年正月初三至初七,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
  会长**学者陈钧携夫人来沪调研指导我会工作)
  2000年2月21日即兴于虹桥机场
  贺首任会长贾植芳先生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铁骨铮铮赛劲松,根植大地芳愈浓;
  为把人字写端正,一腔热血两袖风!
  2004年10月
  附录:痛悼贾老夫人作家任敏女士
  十年入室沐师恩,不叫师娘叫先生。
  相夫报国感天地,端正人字终写成
  (贾老一生坎坷一身正气,夫人矢志不渝不离不弃)
  2002年10月
  赠“东海小魔女”严荷芝
  艺海艰辛只自知,严师未教偷学时;
  独具荷品而不染,不是魔女是灵芝。
  (贺通艺舞蹈团与魔术合作首场演出成功)
  1997年5月
  应陈光林之请为其《寒梅图》急性配诗
  大千世界一年年,绚丽多姿一片片;
  你本悄来还悄去,唯留心香一点点"
  1998年3月3日沪皖情书画笔会上
  赠“姑苏才女”戴宇飞
  一床一案亦为家,面徒四壁满目画;
  艺宇才女哪飞来?姑苏山水养育她!
  (见到《文汇报》报道会员戴宇飞的山水画
  《姑苏水乡》在澳洲荣获国际大奖的消息即兴题诗赠之)
  1998年7月
  赠名誉理事军旅女诗人康桥
  纪末京师景色娇,群英荟萃识康桥。
  戎装淡扫歌一曲,疑是木兰转世了!
  1999年5月
  赠事业部主任商界精英林虹女士
  金洲珠宝光闪闪,仗义疏财结善缘;
  林氏长虹豪气贯,明朝更上一重天!
  2000年5月
  调寄满江红·驱除毒魔
  朗朗乾坤,忽几个妖孽作怪。
  常变幻,**美女,天堂境界。
  腾云驾雾一时快,走火入魔终难戒。
  待追悔时,已无奈。
  劝众生,当自爱;
  离毒品,莫苟且。
  叹豪杰多少,风光不再。
  毒品危害全人类,反毒义举无旁贷。
  要扫除一切害人精,快快快!
  (为白洁参与合作的长篇纪实文学《毒魔》题写开篇词)
  原载中国《神州》杂志2001年第3期
  有感本会“二大”成功召开
  蹇途蹀躞志未磋,独居陋室又如何;
  不觉冷暖歌一曲,自有知音来唱和!
  (世纪之交差点成了本人世界末日,三大灾难接踵而至,
  一度是那样的无语、无奈、无助……)
  2001、7、9
  本会代表团访问革命老区会昌即兴诗二首
  一、登会昌山
  三江汇聚紫气升,曾记双龙潜又腾;
  毛邓韬略无敌手,会昌山上忆功成!
  二、赠会昌人
  革命老区现代人,扬鞭催马拂征尘;
  脱贫重绘红土地,致富再谱新长征!
  (2002年5月)
  游大明湖·赠战友
  大明湖畔摹天轮,伟岸温柔两相成;
  为圆对方一个梦,重演无声胜有声。
  (这里曾有我投笔从戎、魂牵
  梦绕的军营,三十四年后应山东会友之邀
  旧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03年3月25日即兴于济南
  游西湖·赠耿总
  西子湖光不胜收,前尘梦境又重游;
  岸上楼台水中影,几多往事几多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庆贺华东模特
  大赛圆满成功!题赠副秘书长、“往事文化”
  公司耿海庆董事长聊作纪念。)
  2003年9月7日即兴于杭州
  贺奉贤书画家企业家联谊会
  社团是个大舞台,艺企联姻思路开;
  成名获利双赢好,有识之士不尽来!
  2004年5月
  江城子·感怀
  和谐共建沐春风,话深衷,韵无穷。
  济济群英,报国志相同。
  出手不凡挥铁笔,情切切,意浓浓。
  大江东去几关重,浪稍息,潮又涌,
  过隙白驹,来去总匆匆。
  辞旧迎新喜把盏,歌一曲,奏奇功!
  (2005年1月于首都人民大会堂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演讲开篇词)
  庆祝建会10周年感怀
  十载迷途始悟真,世间万物死亦生。
  常思精卫填沧海,未望女娲现金身。
  自立自强自苦乐,不骄不馁不浮沉。
  是非功过有心称,水到渠成让贤能。
  2005年4月8日
  贺会友谢明渊船长六十诞辰
  劈波斩浪立潮头,方显男儿主沉浮;
  回首江畔船舶客,无悔平生四海游!
  2005年8月20日
  贺清墨礁书画社海景画家袁志明作品研讨会
  海阔天空好弄潮,浪花飞吻清墨礁;
  胸中豪气笔下意,入神入画入波涛。
  2005年8月
  贺发小通俗小说家韩耕生之子韩奇大婚
  生计无虞何所求,更得贤美助千秋。
  当今少有韩公略,不教奇子觅封侯!
  2006年元月
  劫后余生题赠老友的嵌名诗
  依山傍海庆重生,深感手足情谊真;
  松树成林发新绿,恰逢兰宇喜迎春!
  (新年伊始,与会友耿海庆、孙林发及小兰小宇驱车前往浙江考察
  采风创作基地项目,在高速公路上遇障翻车,所幸同伴们毫发无损,
  堪称奇迹;唯本人饱受伤痛之苦,却从内心为他们庆幸!)
  2006年2月
  惜别海庆会友赴美
  祸福所倚古今通,荣辱不惊中外同;
  此去关山遥万里,从头来过是英雄!
  2007年3月
  贺“在崧泽文化的发源地——
  沪上书画名家原创作品展”成功举办
  (一)
  崧泽古文化,上下六千年。
  传承看赵巷,无愧我祖先!
  (二)
  崧泽遗址凇沪根,如今神奇现新城。
  一任一方一伟业,不枉生为赵巷人!
  2007年5月
  序《陆长辉书法作品集》开篇诗
  人生苦短惜年华,身处逆境当奋发。
  日月长辉励心志,写人写字笔生花。
  2007年11月13日
  痛悼副会长**剧作家陈心豪先生
  三色名著正当红,天妒英才太不公。
  心高气豪终成就,无暇人生写尊兄!
  注: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剧作家陈心豪先生因突发心脏病逝世,
  年仅55岁,生前著有电视连续剧(长篇小说)《红色康乃馨》《蓝色马蹄莲》
  《褐色美人蕉》等,《无瑕人生》则是成名大作。
  2007年9月
  贺团体会员鼎汉宫大酒楼开业大吉
  开元鼎汉又一楼,业绩传承万古流;
  大鹏展翅显本色,吉人天相任遨游!
  (该酒楼属上海鹏升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为本会会员活动中心主任陈国辉先生)
  2008年10月18日
  贺中国平江不肖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成功召开
  曾记平江不肖生,红极沪上振名声。
  奇侠埋没一甲子,拂去尘埃奉**!
  (这是本人主持该会闭幕式上的吟颂的贺诗)
  2008年10月
  第15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策划书开篇诗
  中国圆了世博梦,上海喜结世博情;
  全球瞩目世博会,你我当尽世博心!
  2009年9月
  首届中国手机文化盛典之手机博文大赛策划书开篇诗
  人民共和六十年,举国欢庆史无前;
  改革开放结硕果,一年更比一年甜!
  2009年11月
  应邀诗贺《徐世利说唱与滑稽艺术》出版
  人生本是一出戏,戏里有他也有你;
  徐氏滑稽十三点,点破世间名与利!
  (上海说唱《十三点》是本会副会长徐世利的代表作之一)
  2009年春
  贺本会健康服务部成立
  熙雨和风春意浓,群英际会大江东;
  强强联手立沪上,九九品牌别样红!
  (九九维康品牌属上海熙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009年3月1日
  品荣贵诗
  品茗明前赏色香,荣华名利随茶凉;
  贵在坚持行我素,诗情滚烫心平常!
  (在本会为会员工人诗人蒋荣贵主办作品研讨会上致贺)
  2009年4月18日
  贺浦江书院无偿献血书画笔会
  艺血结缘浦江头,挥毫泼墨书院楼;
  瑞雪纷飞传灵气,人间仙境乐悠悠。
  2009年12月27日
  贺献爱心促献血书画展开幕
  热血沸腾情满怀,爱心呼唤群贤来;
  感恩社会品高远,一代新风闵行开!
  (2009年12月28日新华社电文报道引用此诗)
  赠新会员“小邓丽君”江琴
  那个女孩叫江琴,为有偶像苦修行;
  十亿掌声又响起,再现当年邓丽君!
  (为举办纪念邓丽君逝世15周年率先召开“邓丽君现象学术研讨会”
  并推出新会员“小邓丽君”江琴全国巡演等大型系列活动而作,
  人民网电文报道中引用此诗。)
  2010年3月22日
  贺理事金少波新婚志喜并共勉
  五行之首是为金,克木生水踏浪行;
  年少志高创中锦,波澜不惊赤子心。
  (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中国移动总公司联合主办的
  首届中国手机文化盛典是由本会团体会员上海中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具体承办的)
  2010年5月11日
  赠本会采风创作基地-韩湘水文化博物园吴权民董事长
  浦江源头第一村,韩湘桥畔出贤能;
  权为民用创奇迹,人造仙境集大成。
  2010年11月
  贺草根文化研讨会诗赠复旦大学秦耕教授
  遥想当年跨过江,秦风汉雨笔耕忙;
  眼睛向下做学问,草根文化登大堂!
  (秦耕先生著有《草根文化散论》等)
  2011年4月
  贺本会主办的会员叶艺涯专场演出成功
  浪迹沪赣忆旧游,艺海无涯苦作舟;
  弘扬国粹爱京韵,纵是草根亦风流!
  2011年7月
  贺理事新民晚报吴建平画展开幕
  吴越多才子,建平是一人;
  丹青绘奇妙,清墨香沪申。
  2011年9月
  即兴题赠电影演员池华琼小姐
  缘起丹青望瑶池,风华一代天下知;
  琼花尽展东方美,福报或因倡素食!
  (会员画家余人介绍主演过电影《十六岁的花季》《刘胡兰》
  的池华琼共进晚餐,她不仅只吃素,还极力鼓动我在会内宣传推广素食。
  为答谢她送我的亲笔草书一轴,特回赠此诗)
  2012年9月8日
  贺作家贝鲁平新书签售活动与之共勉
  人生梦想总如烟,酷暑严寒笔未闲;
  借助天时成正果,且领**三五年!
  (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在“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联合主办)
  2013年8月
  贺本会陆长辉书法研究工作室成立
  挥毫泼墨扬国粹,古文汉字醉心扉,
  崧泽一脉出才俊,山河日月共长辉。
  2014年4月
  赠戏画缘-杭州行活动东道主戈宝栋先生
  水墨丹青春意浓,金戈铁马京韵中;
  同为华夏双瑰宝,沪杭栋才乐交融。
  2014年5月
  贺山东省通俗文艺研究会成立
  牡丹富丽梅素雅,通艺亦是一枝花;
  齐鲁大地春意闹,百花园里应有她!
  2014年7月18日
  赠本会采风基地主任浦江书院院长王新华女士
  王道尊儒数千载,新人继往又开来;
  华夏传承真善美,浦江书院育英才。
  2014年8月2日
  诗赠常务副秘书长赵志诚共勉
  赵钱孙李五百名,志同道合通艺人;
  诚信是金情为本,乐于奉献踏新程!
  2014年9月中秋
  (附:赵志诚回赠七绝一首
  松柏翠绿傲群山,林海苍茫一柱天。
  会面惜说相见晚,长怀知遇记心间。
  2014年国庆节)
  诗赠副秘书长陈建生共勉
  陈年往事难回首,建功立业二十秋,
  生于今世讲特色;好在心态无奢求。
  2014年10月4日
  赠办公室副主任散文家袁荷叶
  荷塘夜色美,叶儿映月辉。
  你从仙境来,好在人间飞?
  2014年10月4日
  赞副秘书长白洁散文
  白莲香远益清廉,洁净如玉德为先。
  散淡人生放异彩,文章可点品可圈。
  2014年10月28日
  敬赠会内老同志并共勉
  岁在黄昏鬓染霜,精神饱满似朝阳。
  迎晨送晚笔耕苦,戴月披星义务忙。
  时日蹉跎利禄少,光阴易逝名节长。
  甘做嫁衣种福报,助我奋发创辉煌。
  2014年11月8日凌晨5:05
  诗赠范林根博士共勉
  博学之士亮风范,转战政商武林前。
  心系企业竞争力,根扎公益苦亦甜!
  (范林根博士为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石材行业协会秘书长等)
  2014年11月8日晨5:55
  赠歌唱家常务理事石鸿鸣老同学
  石破震天惊,鸿鹄展翅鸣;
  跨界多才艺,放歌抒豪情!
  (男中音歌唱家石鸿鸣为上海川仪阀门厂董事长)
  2014年11月9日
  副会长徐世利“牛”
  徐徐大幕开。世间万象来。
  利于百姓乐,牛人展雄才!
  (**喜剧表演艺术家徐世利与我同是属牛的共和国同龄人)
  2014年11月15日凌晨3:18
  名誉副会长张文龙赞
  张灯结彩大庆年,文艺通俗人不凡;
  龙腾虎跃群星灿,赞的是你大导演!
  (名誉副会长张文龙先生原为电视台**导演、两届市政协委员)
  2014年11月15日凌晨3:28
  赠肖建安董事长留念
  肖氏人才高大全,建功立业凯歌旋,
  安邦兴市逢盛世,胜在英达美名传。
  (肖建安先生为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海英达国际人才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英泰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11月20日
  赠常务理事故事名家张红玉
  张弓搭箭射天狼,红色传人志坚强,
  玉质兰心佛光照,靓女竟是故事王。
  2014年11月26日
  赠副秘书长张家梁共勉
  同窗同好同龄人,不离不弃不生分;
  家有栋梁会有柱,诗画俱佳显才能!
  2014年12月1日
  赞理事江妙春老弟
  江天一色两茫茫,妙韵京胡总昂扬,
  春意勃发笔端下,文章尽显直肚肠!
  (理事江妙春多才多艺,京戏、京胡、主持、书法皆具功力,
  尤其是美文多产,且敢讲真话,不失传统文人之本色,乃性情中人也。)
  2014年12月2日
  赠副会长孙林发先生
  雪山壮美天地悠,坡陡路险人风流。
  艺高胆大乘风去,缘定此生何所求!
  (孙林发,号雪坡,副会长兼艺缘书画院院长,书画俱佳,
  为人低调,淡泊名利,桃李遍沪上,为本会作出重大贡献.)
  2014年12月8日
  赠名誉副会长周文军先生
  周而复始天道行,文韬武略君子心;
  军人气质牛人势,当得诸葛小孔明!
  【周文军(椿桦),**音乐人,现为:中宣文广国际
  传媒和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等。本会元老,功不可没。】
  2015年1月17日
  赠本会**顾问钱谷融先生
  钱多钱少从不问,谷若虚怀笔有神,
  融合古今成大气,文学人学才是真!
  2015年4月8日
  “为把人字写端正一腔热血两袖风”
  ——《刘松林诗选“乐为会友鼓与呼”》赏析
  赵志诚
  刘松林(笔名公森)先生是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通俗文学家、文艺活动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务过农、当过兵、做过工、执过教、从过政、经过商,曾经辉煌又历经磨难,最终定格在社团这个大舞台上,独特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步入文坛的处女作就是在他投笔从戎的1969年国庆节发表的抒情长诗《祖国颂》。他此次自选的诗集《乐为会员鼓与呼》(以下简称《诗选》),收入了他与研究会相关的62篇作品,时光跨越近20年。我只是一个诗词爱好者,没有资历去对刘松林会长的诗作进行评论。因为有幸协助刘会长工作,仅从个人欣赏角度,谈一点肤浅的感想,也许难以讲在点子上,不能全面深刻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价值。因此,请予包涵。
  “诗言志”。这里先引用当代几位诗词大家的话,以此对诗词写作的意义作一个叙述。赵朴初先生说:“很多国外的汉学家都重视我们的诗词,把它当作瑰宝,我们更应当重视、提倡。”贺敬之先生说:“继承我国汉语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运用并发展这种诗体、诗律和诗艺,以表现新时代的新诗情,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以产生伟大诗篇和伟大诗人的。”马识途先生说:“中华诗词是人间感情的写照,是民族文化的精英,是人民思想的升华,民族历史风云的记录,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华夏之域,四海之内,多少人以中华诗词作为抒怀明志、警顽立懦、感慨兴亡、讽喻人生、寄情山水、往来酬唱的媒介。”(以上均见《中华诗词年鉴》)
  今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总书记的话可以说是对中华诗词的学习、普及**的推动。
  刘松林会长《诗选》的题材基本上都与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人和事有关,既是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历程的写照,也是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真情实感的记录,他把《诗选》总题标为“乐为会友鼓与呼”,体现了他甘为人梯的品德,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声音。
  研读《诗选》,大概可以分为二大类,一是嵌名诗,涉及32位与本会相关人士,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涵盖人际交往、助推新人、艺术交流等,二是一些记录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重大活动和事件的作品,内容也是反映通艺会活动的题材。刘松林会长的诗风,概括起来六个字:通俗、清新、隽永。他的诗注重内涵,不拘泥于格律诗的平仄,却依然有诗韵。《诗选》中大多数是即兴而成的七言绝句和七言诗,也有几首五言绝句,另有二篇词(满江红、江城子)。我仅选择部分作品谈一点读后感。
  诗词的写作,必须运用诗的语言和技巧。首先要有“立意”,也就是中心思想,其次是“形象思维”,也就是诗的意境。在刘松林会长创作的众多嵌名诗中,《贺首任会长贾植芳先生九十华诞学术研究会》诗中“根植大地芳愈浓”的形象比喻,把名字和人品联系在一起,点出了贾老“为把人字写端正,一腔热血两袖风”的**品质并以此自勉;在《赠“东海小魔女”严荷芝》诗中的二句“独具荷品而不染,不是魔女是灵芝”,人物名字的意涵与职业成就相融合,体现了作者的厚望和欣慰;在《贺草根文化研讨会诗赠秦耕教授》一诗中“秦风汉雨笔耕忙”,把曾是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的复旦大学教授秦耕先生辛勤耕耘的形象呼之欲出,人物亲切生动;在《贺草根艺人叶艺涯专场演出成功举办》诗中“艺海无涯苦作舟”一句,描写了一位京剧票友艰辛奋斗的画面,叫人感同身受,而**一句“纵是草根亦风流”才是作为会长的诗人对会内广大草根作家艺术家的鼓励、肯定与赞赏;在《贺本会陆长辉书法研究工作室成立》诗中的“山河日月共长辉”,表达了作者对老友书法事业成就的祝贺和期待,情真意切;《赠“戏画缘-杭州行”活动东道主戈宝栋先生》诗句“水墨丹青春意浓,金戈铁马京韵中”,把戈教授的画家职业和京剧票友身份恰如其分描写出来,整篇诗人物姓名毫无痕迹地镶嵌其中,可谓天衣无缝;在《即兴题赠电影演员池华琼小姐》的诗中,“池华琼”的名字,美丽生动地诗中展现,末句“福报或因倡素食”,又把人物的特性突显出来,犹如一段精彩的影幕片段,凝神关注;与之异曲同工的还有《赠本会采风基地主任浦江书院王新华女士》等佳作,就不一一赏析了。
  刘松林会长的诗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古诗底蕴,他的一首七律《诗赠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陈钧先生》就巧妙地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头二句“千禧之年喜迎君,多日阴霾顿放晴”,先交代了时代背景,又用“比兴”的手法,把积郁在心头的不愉快比作“阴霾”,因为陈钧会长到来“冲喜”,让作者心里顿觉晴空万里,应验了好天气、好心情的联想。后四句“同游沪上激斗志,促膝浦东抒豪情。雄才大略业已定,道德文章史留名”,运用“赋”和“对仗”的手法,叙述了作者与陈钧先生相处融洽的气氛和知音相诉的情怀。**二句“晚生斗胆望项背,亦步亦趋向前行”,运用了“兴”的修辞手法,言“望项背”而意在“向前行”,深化了诗的内涵。全篇诗作起承转合,层层递进,寓意分明,让人思索。
  刘松林会长诗中对仗工整,字句贴切,用典精准,如《建会10周年感怀》一诗中“常思精卫填沧海,未望女娲现金身。自立自强自苦乐,不骄不馁不浮沉”。又如,《敬赠会内老同志并共勉》诗中“迎晨送晚笔耕苦,戴月披星义务忙。时日蹉跎利禄少,光阴易逝名节长。”可谓语重心长,句句动情。
  刘松林会长的诗,能够用当今的大白话,反映出深刻的内涵和语境,如“社团是个大舞台”、“从头来过是英雄”、“眼睛向下做学问,草根文化登大堂”、“牡丹富丽梅素雅,通艺亦是一枝花”等等,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倍感亲切。内行说,唱戏的**境界是“说”,腔为字服务,以字生腔。诗的**境界可以是一幅画,叫人赏心悦目;可以是一坛陈酒,令人回味陶醉;可以是一首歌,使人心潮澎湃。而这一切,需要作者有人生的体验,有真情的酝酿,有写作的功底,有激情的奔放,恰恰刘松林会长都具备了,所以他的诗既通俗易懂,又情深意长,是当今诗词创作的成功范例,值得学习,值得推崇。
  **,以一首小诗表达我对刘松林会长及《诗选》、对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及全体同仁的尊敬和喜爱:
  松林魅力孕诗中,才华横溢不居功;
  通艺舞台风采展,草根茂盛赛花红!
  2014.9.10
  原载《社团是个大舞台——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成立20周年巡礼》(上海三联书店出版)